王诚云传略 敦瀛公传略

族伯敦瀛公,庆安鲍滩人,1906 年 4 月出生。他自幼养 成吃苦耐劳,勤奋好强,立志高远,敢作敢为的坚强性格。 年轻时,习武健身,广结益友,仗义疏财,扶弱济困。深受 当地族人和乡邻的称道。

上个世纪三十年代,瀛公家境较殷实,前后几进院落, 为防土匪抢劫和日本人扫荡,在院墙四周筑有四座炮楼,自 家出钱买枪支子弹,组织家丁自防自卫。全庄人一发现有土 匪或日本人来犯,男女老少便全躲进他家避难。日本人、土 匪多次被其打得丢盔弃甲。从而有力地保护了全村人的生命 财产安全。对此义举功德,当地老幼无不称颂,有口皆碑。

到抗战第二年台儿庄战役后,徐州沦陷,形势越发吃紧。 面对国难当头,山河破碎,生灵涂炭,瀛公忧国忧民,为抗 日保家,早一天把日本人赶走。他以民族大义为重,毅然抛 弃优渥的家庭生活条件,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举起了抗日义旗, 召唤乡邻,组织抗日武装;立即得到附近村民的响应支持, 很短时间,队伍发展壮大到 800 多人,多次主动发起对日本 人袭击,曾成功全歼日本人建在县城西高塘的炮楼内一个班 鬼子,缴获全部武器。这支队伍逐渐成为一支很有影响、很 有战斗力的抗日武装。当时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打着扩大抗日队伍的旗号,将瀛公所创队伍收编为江苏省保安 第六团,委任瀛公为该团团长,安排驻防本县县城东高作至 姚圩一带。

据原国防部长、上将张爱萍将军题写书名的《鏖兵苏鲁 豫皖》一书第 316 页新四军老干部张爱菊回忆“王敦瀛是一 位具有强烈民族情感的进步人士,认为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 徐州沦陷后,为抗日保家拉起了一支 800 多人的地方武装。 在抗战中,取得过良好的战绩与发展……但该团长期遭受国 民党方面的歧视和勒索,憋了一肚子气。1944 年秋,王敦瀛 审时度势,决定弃暗投明,指派其参谋长王敖夫到宿迁西沙 集北兴国寺,与我新四军敌工站的柏寒同志见面商谈起义事 宜,随后,柏寒、王敦瀛在高作协定了起义大计。激于民族 大义,王敦瀛一面与国民党、汪伪政权虚与委蛇,一面积极 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。”

1945 年端午节前夕,王敦瀛率部队起义,整建制的将部 队开往巨山,沿途受到根据地居民的热烈欢迎。6 月 22 日, 淮北第三军分区(邳睢铜)首长赵汇川、刘玉柱亲自召开欢 迎大会,保安六团改编为我三分区独立四团,团长王敦瀛率 部宣誓: “接受共产党领导,遵守抗日民主政府法令,随时 准备开赴前线杀敌,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……”

当时淮北军区党委机关报《拂晓报》,在头版头条载文 报道了这次起义的全过程及重大意义,指出“保安六团的起义,壮大了我军力量,孤立了县城的伪军,改变了日伪军和 我军力量的对比态势,为解放睢宁创造了有利条 件,打下 了坚实基础。”

解放战争中,这支队伍南下,在第一次解放泗县县城战 斗中担任主攻,战斗打得十分惨烈,瀛公身先士卒,攀上城 墙靠前指挥,由于战前侦察有误,此战虽重创了敌军,但终 未能攻下。要不是警卫员强行把瀛公拽下城墙,恐已遭不测。

1947 年 6 月,瀛公率部南下作战途中,因突发心脏病, 全身浮肿,病情严重,组织安排两位警卫员保护照顾他到后 方治病,因医治无效,突然病逝,年仅 41 岁。

瀛公英年早逝,留下幼子三弟兄,伯母顾氏含辛茹苦, 勤劳节俭,皆把他们培养成人成才,成家立业。长子行圣年 方十七,便投身革命工作,党组织分配他奔赴大别山革命老 区参加土改工作队锻炼。后来,一生从事畜牧技术研究和领 导工作。因成绩显著,先后获得各级党政机关表彰奖励多达 70 余项次,先后受到毛泽东主席、刘少奇主席、周恩来总理 接见,合影留念。他曾任江苏省农村厅副厅长、苏州市农林 厅厅长,享受正厅职级待遇离休,被誉为苏州畜牧事业的奠 基人。仲季二子行琦、行辉,初以务农为业,经国家改革开 放政策兴起,皆弃农经商,开办实业工厂,带头发家致富。 犹以行辉哥白手起家,艰苦创业,开拓进取,成绩显著。他 亲手创立的江苏惠利隆集团有限公司,先后获“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”、“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”、“省百强民营 科技企业”等殊荣,先后被国务院、省市授予“改革功臣”、 “创业之星”、“优秀民营企业家”、“省劳动模范”、“徐 州好人”、“睢宁好人”等荣誉称号,多次当选市、县党代 表,市、县人大代表,先后担任庆安镇党委副书记,县环保 局副局长,享正科职级待遇退休。瀛公后人如此兴旺发达, 皆族伯厚德至望、盛荫庇佑所致也。苍天有灵,族伯九泉之 下,足以瞑目矣。族伯崇尚脉谊团结,感念宗亲血情,犹为令人钦佩。抗 日战争期间,其族弟敖夫,又名敦域,曾在日伪政府任职做 事,受共产党策反组织县城伪军反正未成,遭日伪军悬赏通 辑,走投无路之际,投奔瀛公避难,寻求保护。瀛公义无反 顾,不惧疑嫌,委以团参谋长要职,视如同胞兄弟相待相处, 而后两兄弟同舟共济,合力谋划全团武装起义,共同走上革 命道路,为抗日救亡民族解放大业做出了大贡献。时值国难 当头,时局混乱,人心不测,吉凶难料之际,瀛公能有如此 肝胆相照、赤诚忠义宗亲血脉情谊,着实难能可贵,着实令 人钦佩,无愧王家后世子孙之楷模。

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之际,睢宁党史办曾在《睢 宁史料》上刊文纪念瀛公英勇战斗的一生,有诗颂曰:七秩 年前战旗红,保家卫国筑长城。恶狼当道黎民苦,壮士武装倭寇惊。起义心怀驱寇志,克敌血洒化春风。英贤浩气山河 颂,青史留名耀晋陵。

敦瀛公高风亮节,功德至伟,其精神不朽,英名长存, 为全族宗亲老少世代缅怀。为侄才疏学浅,挥泪作传入谱, 以作永久纪念。

族侄行忠拜撰于庚子年夏

联系人:孟振

手机号:18805221521

电子邮箱:glbwl@huililong.com

微信号

Copyright © 王氏家族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苏ICP备2023006932号-1. 苏公网安备32032402000579号